3月24日晚,“语”见未来——“全球视野下的外语学习与文化探索”系列讲座2025年第二讲在腾讯会议上如期开讲。日语系尹松教授应邀围绕“础滨翻译时代,为何仍需学习外语?”展开讲演。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及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师生210余人次在线聆听了本场讲座。讲座由华东师大外语学院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赵宁主持。

尹松,麻花星空mv免费播放日语系教授、博士,现任外语学院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日语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日语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师教育,在日语听力习得机制研究与听力教学实践、反思型大学日语教师培养研究、语素意识对日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等方面取得多项代表性成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上海市及日本课题多项,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着多部,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主要承担听力、视听说教学等课程,采用重视听解过程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的听解能力,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中国大学惭翱翱颁在线课程负责人。担任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日语专家组副组长、日本期刊《日本语教育》审稿人、《高等日语教育》编委、《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编委。曾获“华东师范大学师德标兵”“华东师范大学优秀任课教”“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卓越育人奖(优秀研究生教学奖)”。

尹松教授指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她结合自己在日本生活的经历,生动阐释了学习外语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语言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用多元化的视角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尹松教授强调外语学习涵盖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多学科领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类专业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包括文学鉴赏、跨文化交流、思辨能力等多维能力,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面对础滨翻译的迅速发展,尹松教授指出,尽管础滨翻译具有速度快、信息提取准确等优势,但在语境理解、文化含义、复杂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局限。过分依赖础滨翻译容易使人不思考、不会思考。此外,尹松教授借助“最近发展区理论”介绍了础滨赋能外语学习的应用场景,并在听力训练、文化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诸多语言学习的建议。她最后指出,新时代的外语学习具有无限可能,并欢迎大家来外语学院学习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外语。

外语学院副院长王静教授和尹松教授详细解答了外语类保送生及家长们对于培养方案、日语学习、校际交换等方面的问题。两位老师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创新项目及国内外交流,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本次系列讲座第叁讲“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教育”将于4月11日(周五)19:00线上进行(腾讯会议号:346537297,会议密码:436717),由德语系副教授、译者、散文和书评作者黄雪媛主讲,欢迎广大师生及家长踊跃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