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晚,“语”见未来——全球视野下的外语学习与文化探索系列讲座2025年第一场如期举行。外语学院院长杨延宁教授围绕“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作首场讲座。厦门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等中学生和华东师大双语双科实验班、英语师范生260余人在线聆听了本场讲座。
杨延宁教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叁次发展浪潮,指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中,语言学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与语言学的融合探索方面,杨延宁教授强调,语言学以探索人类思维方式为己任,在类脑规则上有大量成功经验可供借鉴,特别是近30年,语言学理论革新,表现出明显的类脑研究趋向,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撑。人工智能研究目前正面临着能否设计出类人的运行模式和思维模型的挑战,我们要尽早为“小数据、强规则”做准备,在规则方面,语言学的长期积累可以提供大量参考,但需要语言学理论体系做出针对性调整。杨延宁教授还鼓励同学们关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发展趋势,共同探索未知领域。这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语言学与人工智能共同发展的理解,也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

接着,外语学院副院长、王静教授详细解答了外语类保送生及家长们对于课程安排、保送计划、专业选择、转专业、就业等问题。此外,王静教授详细介绍了“双语双科实验班”。她建议同学们尽早规划,充分利用学院资源,拓展学术与职业发展路径。

本次系列讲座第二讲“础滨翻译时代,为何仍需学习外语?”将于3月24日(周一)19:00线上进行(腾讯会议号:649784227,会议密码:448939),由日语系教授、博士、关键语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尹松主讲,欢迎广大师生及家长踊跃参与。
